近年來,廣東省深圳市把節能減排作為適應新形勢、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重點,緊緊圍繞“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通過健全機制、勇于創新,促使節能減排取得了顯著成效:全市新建建筑全面實行節能新標準;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邁上新臺階;可再生能源利用范圍逐步擴大;建筑工業化研究取得積極成果;示范項目建設充分發揮先導效應;建筑節能減排法規制度體系日趨完善;垃圾和污水處理成績明顯。
建章立制堅持政策先行
為推動公共建筑節能改造規范運行,深圳市注重建章立制,堅持政策先行,先后出臺了《深圳市公共建筑節能改造重點城市建設工作方案》、《實施<深圳市公共建筑節能改造重點城市建設工作方案>指引》、《深圳市公共建筑節能改造重點城市建設專項經費管理工作規程》等系列文件,用于指導和規范節能改造工作,有力保證了改造工作的順利推進。早在2013年7月,該市政府就發布了《深圳市綠色建筑促進辦法》,要求大型公共建筑和機關事業單位辦公建筑加強用能管理,安裝用電等能耗分項計量裝置,并將監測數據實時傳輸至深圳市建筑能耗數據中心。同時,深圳市積極鼓勵優先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實施改造。
此外,深圳市還制定了一系列節能減排政策,并專門成立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形成市長總負責,各部門分工明確的工作機制。該市政府連續幾年都召開全市節能減排工作會議,從市政府層面強化節能減排工作的部署和督辦。
加大公共建筑節能改造力度
截至目前,深圳市已完成公共建筑重點城市節能改造項目167個,涉及建筑面積821萬平方米,改造項目全部投入運行后,每年可節約電力約1.12億千瓦時,折算標準煤近3.7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6萬噸,節約能源費用約9900萬元,示范效應逐步顯現。這是深圳市有序推進公共建筑節能減排工作的最新進展。
該市在推進公共建筑節能改造重點城市工作中,建立了改造項目申報、方案評審、過程監管、工程驗收、效果核定等實施流程的具體管理要求和監管機制。在項目申報階段,對申報項目的改造技術方案進行審核,確保項目改造技術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在項目實施階段,加強施工過程監督管理,對改造項目進度和質量安全進行監管,確保施工質量符合改造技術方案和施工圖設計文件要求。在項目竣工驗收階段,建立并實施了改造項目專項驗收制度,對改造區域的溫度、照度等指標進行測試,確保建筑室內舒適度達標,避免以降低人居舒適度作為代價的節能改造。在項目投入使用階段,對建筑面積大于1萬平方米的政府投資公共建筑和建筑面積大于2萬平方米的社會投資公共建筑,統一將分項能耗數據傳輸至深圳市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監測平臺進行動態監測。
著力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節能減排成效顯著。一是大力推進循環經濟與節能減排項目建設。充分發揮專項資金引導作用,進一步加大對節能降耗和循環經濟項目的扶持力度,對電機能效提升、LNG汽車推廣、節能減排技術應用、循環經濟示范項目等進行資金扶持。二是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委有關批復意見,大力協調推進深圳市東部灣區(鹽田區、大鵬新區)開展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工作。
碳交易工作穩定運行。一是履約率再創新高。截至目前,深圳市636家碳交易管控企業中有635家按時足額完成了2015年度碳交易履約工作。二是碳排放權交易體系減排成效明顯。碳交易體系運行三年以來,深圳市碳排放交易體系的結構性減排成效顯著。與2010年相比,2015年636家管控企業碳排放量下降581萬噸,下降幅度為18.2%。三是優化碳交易配額分配制度。對原有的配額分配方法進行調整與優化。經市政府批準,將2016年度管控企業配額分配方法調整為碳強度先進性分配方法,并根據該方法下發了管控企業2016年度目標碳強度。四是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加大區域碳市場推廣力度,努力打造全國第一個跨區域的碳交易市場,建立全國首個碳市場能力建設基地——全國碳市場能力建設深圳中心。
深入推進國家低碳試點城市建設。一是開展國家低碳城市試點工作總結評估并報送國家發展改革委。二是積極推動建設國際低碳清潔技術合作交流平臺,舉辦首屆清潔低碳技術展,推動企業間低碳技術轉移合作。三是編制完成《深圳國際低碳城國家低碳城(鎮)試點實施方案(2016年~2018年)》并通過國家發展改革委審批。
加大財政投入助力節能減排
設立循環經濟與節能減排專項資金,鼓勵企業主動開展節能減排。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促進節能減排,不斷加大政府財政扶持力度,該市整合建筑節能專項資金、資源綜合利用專項資金、合同能源管理專項資金等,設立市循環經濟與節能減排專項資金,于2012年出臺《深圳市循環經濟與節能減排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連續7年每年安排7億元,重點支持節能、節水、節地、節材、資源綜合利用、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項目、清潔生產、公共服務平臺和公共技術平臺等領域的循環經濟與節能減排項目。
設立節能環保發展專項資金,以政策推動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是為節約能源資源、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環境提供物質基礎和技術保障的產業,是國家加快培育和發展的七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2014年,該市將節能環保產業納入深圳市戰略性新興產業,連續7年每年安排5億元(從循環經濟與節能減排專項資金中統籌2億元,財政新增安排3億元),支持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節能環保產業主要涉及節能環保技術裝備、產品和服務等,知識密集度高、資源環境友好、對經濟增長拉動作用明顯,是深圳市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內在要求,是實現有質量的穩定增長、可持續全面發展的戰略選擇,是實現城市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的重要舉措。
積極爭取國家資金支持,努力做好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城市建設。2012年,該市被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確定為全國首批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城市,對于納入綜合示范的城市,財政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給予各項政策優惠和資金扶持。根據《關于深圳市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實施方案的批復》,財政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對深圳市符合現有政策的項目予以優先支持,對深圳國際低碳城、深圳市污水管網建設接駁和小區排水管網改造項目給予綜合獎勵,連續三年平均每年安排5億元。此外,該市還將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也納入了國家現代服務業綜合試點。深圳市綜合示范工作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謀劃節能減排,不僅立足于節能降耗,更站位于調結構、轉方式、促和諧的高度上。
以新興產業為引領,提升低碳發展核心競爭力。一是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深圳市先后出臺了生物、互聯網、新能源、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和政策,培育和發展壯大了一批富有核心競爭力、碳排放強度較低的產業和企業,在推動經濟較快發展的同時有效拉低了全市碳排放強度。二是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圍繞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和有效降低碳排放水平,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服務業發展的專項規劃和政策,不斷提升服務業發展能力和規模。三是推動傳統產業低碳化改造。該市出臺了《關于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等政策文件,推動服裝、鐘表、黃金珠寶等優勢傳統產業逐步向總部、研發設計型演進;出臺了《深圳市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和產業導向目錄》,嚴把項目市場準入關,淘汰清理轉型低端落后企業。
該市相關負責人表示:“十三五”期間,深圳市將實現建筑用能總量與碳排放總量控制在1200萬噸標準煤,單位GDP建筑能耗比2010年下降40%,比2015年下降20%。
(來源:中國建設報)